从国际层面来讲,世界经济在平稳复苏中,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走出最困难的时期,世界危机进入第三阶段2013年的2月,人们观察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证券和债券市场出现暴跌,这是危机的第三阶段。国际资本流向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利,几乎所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
一、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原因
1、宏观经济政策出错
2、紧缩出口政策
3、紧缩产业政策
4、紧缩货币政策
5、扩张财政政策
二、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
1、有关数据
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了7.7%。但与其它很多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增长主要源于广泛利用的融资。过去几年来,不少国家的国内信贷增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即是其中之一
2007年至2012年间,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计算的中国国内信贷增长率达25%。中国信贷存量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60%,位居世界首位。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投资的边际回报率较低,金融风险过高
因此,中国需要控制部分信贷并限制其大规模“影子银行业”发展。问题在于,目前并没有现成的指南来指导如何实行控制和限制。如出现失误,则中国的增长率有可能出现1-2年的骤降。
2、静态:三大泡沫
3、动态:增长衰退
4、宏观:流量变成存量
5、微观:商业模式的调整
6、居民:储蓄行为的变化
7、所有资金都已经被耗尽
8、汇率与房价结束单边上升走势
最近,两个单边上涨趋势结束了:人民币单边升值和房价单边上涨
在经济增长结构已经恶化的情况下本币贬值并不是好事,因为这时的贬值并不一定会带来出口的增加和经济增长,故不会产生增长效应。
人民币贬值意味着人们对人民币需求的减少,对美元需求的增加,人们用人民币兑换美元若是离境就意味着资本外逃,若是不离境则是资产持有的结构调整,前者会引发金融危机,后者会导致本币资产价格的下跌(资产结构效应)
人民币贬值意味着进口成本的提高,会导致通货膨胀,面对可能发生的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央行有必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房价和股价的下跌(资产价格效应)
9、我们将要面临怎样的危机
债务危机
货币危机
金融泡沫破灭的危机
非存款贷款与融资比例越高就越容易发生金融危机
三、十八届三中全会解决了长期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伟大突破。迄今为止最好的顶层设计
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对内
从非制度化市场经济走向制度化市场经济
对外
建设对外开放新体制
四、问题在于短期
1、加强对资本项的管制: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经济增长:民间允许办商业银行,改革国内金融体系有利于经济增长。
2、中止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缺乏国际化的条件:没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没有具有较高自爆率和流动性资产。
3、控制房价过快上涨
4、重归出口导向之路
5、采取积极的产业扩张政策
结论:
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解决了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战略问题,但是目前的经济增长仍然沿袭着上一届政府的不当做法,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假如不对中国现有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做根本性的调整,不对现有的体制做根本性的改革,那么短期内中国的经济增长的衰退趋势将很难得到扭转。
经典语录:
1、当前,美国经济在底部,中国经济在头部;美元在底部,黄金在头部;
2、看中国经济好坏要看出口,不是消费,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不是原因;
3、凡是依靠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国家都没好下场;
4、匹配错误的几个政策:新劳动法,新能源,低碳经济;
5、凡是用货币换砖头的国家都没好下场;
6、蒋介石50年出一个,他读懂了权力;毛泽东500年出一个,读懂了中国;邓小平5000年出一个,读懂了中国,也读懂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