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浙江经验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专题培训班

 

【项目简介】

      2018年11月9日,浙江省召开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美丽浙江推进大会,提出在新起点上全力打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升级版。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整合众多浙江大学专家教授以及相关领域顶尖学者、政界智囊和商界领袖等一流师资资源,充分以培训学员需求为前提,“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其中,针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经验培训专题”,综合运用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浙江先行经验,考量战略安排、体悟为民情怀、前瞻发展理念、把握工作方法、升华意志品质,强基础、补短板,全面把握“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蕴藏的理念、思路、原则、方法、政治智慧和宝贵精神,为当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谱写“三农”工作新篇章提供行动指南,让浙江“千万工程”从一处美延伸成为处处美,一时美变成长久美。

【浙江优势】

浙江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专题培训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1. 实践经验丰富:浙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全国范围内村庄整治和乡村建设的发展。
  2. 创新能力突出:浙江在村庄整治和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创新和探索,推出了众多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举措。这些创新能力可以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3. 政策支持力度大: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政策措施为村庄整治和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
  4. 人才储备丰富:浙江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众多知名高校和职业学院。这些教育机构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支持。
  5. 社会参与度高:浙江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过程中注重社会参与和公众监督,通过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提高了工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社会参与度高的优势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社会支持和民意基础。

总之,浙江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专题培训方面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全国范围内村庄整治和乡村建设的发展。

【培训对象】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等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 

【培训费用】根据培训人数及具体培训方案而定,详情请来电咨询。

【培训师资】高校老师,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管,智库专家等一流师资。 

【培训教材】每门课程均有专门编印的教材以及完善的学员学习手册。

【培训方法】课堂讲授、现场体验与学习参观、交流互动、专家点评相结合。

【课程简介】课程仅供参考,具体课程可根据委培方要求量身定制培训方案。

【授课方式】面对面授课(来浙江大学校园内上课);线上授课(录播、直播等形式);混合式授课(面授、线上授课相结合);上门授课(安排老师上门授课)等多种形式可供选择。

课程模块

课程内容(仅供参考)

“美丽浙江”和

“大花园”建设

突出城乡融合

形成“全域秀美”的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在浙江的形成与实践——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浙江乡村振兴的先行探索和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统筹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与探索

开展“三变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背景下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

现代城乡社区发展与治理模式创新

城乡规划建设实用性与功能实现

“全域美丽”建设的安吉实践与启示

加快绿色发展

强化“生态富美”的支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浙江绿色发展蓝图

践行“两山”理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

农业农村环境治理与绿色经济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色产业体系

大健康与生态和绿色农业融合发展

浙江省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下足绣花功夫

追求“景致精美”的卓越

新时代乡村精细化建设的理念与方法

以“绣花功夫”提升乡村的品质和“颜值”

城镇品质提升和特色塑造

落实落细落小乡村振兴战略的干部责任

把握规划管控“高压线”,筑牢绿色发展“生命线”

注重内外兼修

提升“心灵之美”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解读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新时代文化建设

文化治理视野中的乡村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化建设

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弘扬农耕文明和乡村优良传统

浙江诗路文化带规划建设

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建设的浙江实践

勇立时代潮头

敞开“合作共美”的胸怀

“一带一路”国策与全球化新型合作格局

参与长三角合作、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谋划与实施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城镇合作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合作经济发展迈向新时代

“政”“校”“企”政产学研全面合作模式实务及探讨

浙江省开发区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促转型发展

全力跨越关口

扫除“康庄健美”的障碍

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打好“控霾、治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

固废污染治理与防控

“五水共治”与水体污染修复技术

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国内农村道路交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镇垃圾分类与分质处理技术及对策建议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宜居

理论武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发与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山”理论、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解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解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解读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解读

群众路线

健全自治、法治、 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中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方法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以“党建+协商” 走乡村振兴之路

学习《之江新语》,践行群众路线

制度创新

以制度创新推进浙江绿色发展和“大花园”建设

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的浙江样本

高质量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规划

“两山”理论、全域旅游与制度供给:浙江省“大花园”建设的道与术

浙江“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模式及案例

从乡镇视角看浙江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

文旅扶贫助推乡村振兴创新发展

浙江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与数字化建设——以何斯路村为例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发展及制度创新

队伍建设

组织振兴——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把方向、带队伍、谋发展——加强基层党建的若干实践与思考

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战略

新时代人才开发路径选择

新时代政府人才工作创新路径、新思维(招才引智与人才高地建设)——以浙江为例

转型升级与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村干部的管理沟通智慧——有效信息沟通之策

乡村旅游景区服务与礼仪接待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处理与网络舆情处理

现场教学

安吉余村

主题: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发源地

淳安县下姜村

主题:美丽乡村党建

桐庐美丽乡村

主题: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

宁波奉化滕头村

主题: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教学服务与管理】

学员管理:按浙大学员管理制度统一管理,建立学员档案,结业后在本校存档。

教学服务: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班主任。

 1、组建班委会或学习小组,协助班级管理,加强师生沟通;

 2、听取学员对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协助学员解决生活困难;

3、培训学习期间所有学员可在“来同学社”APP上实时查看课件,打分、评论、互动;

4、培训结束后,建立学员档案并统一归入浙江大学档案馆,享受浙江大学继续教育校友待遇。

【培训保障条件】

1、办学设施:现有报告厅、U型教室、情景模拟室等各类教室,为教学提供了完善的教学保障。

2、住宿服务:除校内住宿外,还与校园周边近百家宾馆签订了合作协议。

3、饮食服务:校区内现有培训食堂、自助餐厅、校内酒店餐厅等可提供饮食服务。

4、生活保障:校区图书馆拥有藏书百余万册;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设施齐全。

 

联系方式

0571-88210851 孙老师

0571-88273580 谢老师

© 2017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 杭州求是育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50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