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卫东:数字化改革的浙江实践,让营商环境更优化,百姓生活更幸福
2021-03-22

      2月18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浙江用一场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开启牛年新局。自此,“数字浙江”进入新阶段,浙江也传递出多重关于未来发展的深意。过去几年,从杭州的城市大脑到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从数字化转型到数字化改革,在数字治理中,浙江展现出独有的智慧与特色,数字赋能带来的冲击波正渗透到方方面面。钱江晚报《同心桥》栏目邀请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省委会副主委、浙大城市学院校长、杭州城市大脑研究院院长罗卫东为浙江的数字化改革进行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省委会副主委、浙大城市学院校长、杭州城市大脑研究院院长 罗卫东浙江数字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精准谋略,可以说是浙江的‘一号工程’。”罗卫东说。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推进数字化改革”列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浙江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数字化改革,完善数字生态,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成数字社会建设样板省、数字政府建设先行省,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于浙江而言,数字化改革,正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动呈现。“过去,浙江用‘最多跑一次’撬动的改革策略已成效显著,现在是在此基础上,对政府数字化转型再次拓展和升级,通过整体推动,让所有工作加速、提效、增质。”罗卫东说,“现在,总体施工图已经设计好了,接下去就是各方施工的问题了。”罗卫东认为,就全国而言,在数字治理方面,浙江改革成效已经有所展现,比如,浙江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就和数字治理所提高的行政效率息息相关。在他看来,依托城市大脑迈向精准化治理的杭州,是政府数字化建设的样板,也是浙江省推进数字化改革的缩影。

      数字化改革的先行经验:杭州城市大脑将推出进阶版3月1日,《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数智城市的地方立法。这意味着“一脑治全城”的数智治理体系初步成型,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自此有了法治保障。罗卫东介绍说,杭州城市大脑的诞生,肇始于解决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问题,这是关乎民生、城市运行效率、市民幸福感的重要问题。“近几年,虽然杭州为准备亚运会进行大面积施工建设,导致道路面积压缩,通行效率却提高了很多。这就归功于城市大脑。我相信,等到亚运会召开前,当全部地铁工程完工、地面道路恢复原有规模,杭州的通行效率会更高,城市大脑所发挥的功效会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罗卫东满怀憧憬地说。

      杭州城市大脑推出的惠民应用还有很多,以问题为导向,其先后推出了11大领域48个场景应用,比如,停车“先离场后付费”、“30秒入住”、“亲清在线”等等。罗卫东进一步解释说,“亲清在线”是一个政商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杭州市很多惠民、惠企政策都可以一键直达。“不仅效率提高了,精准度和到达率也提高了,而且极大地减少了人力成本。”他举例道, “以前,一笔补贴发到每个人手上,要经过填表、审查和批准等各种流程;但是现在,比如,今年春节,杭州市鼓励外来务工人员留杭过年,给每人发放1000元红包,就没有那么多繁琐手续,只要审核通过,就一键直达个人账户,非常快。”在罗卫东看来,城市大脑是杭州推动数字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抓手,“它为全省数字化改革提供了一个先行经验,也构筑了一个极有特色的综合性工作平台。”罗卫东说,全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也提出了“城市大脑+未来社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 核心业务场景。“杭州正是在把城市大脑不断扩容,从原来社会治理和民生领域拓宽到经济等各领域,通过赋予城市大脑更强功能,来解决数字化改革的集成性问题。”罗卫东认为,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推进,杭州城市大脑必将推出进阶版,在功能和内容上做出全新规划和调整, “原来,它主要在48个场景上应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具有场景性、行业性和领域性;未来,它必将连点成片,更具整体性,将从问题导向和上下联动、突破中层为主,过渡到上层整体推动、系统谋划、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从而推动每个具体问题更快捷地得到解决,让市民有更大的城市幸福感。”罗卫东说,杭州正在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的进程中稳步迈进,目前,其数字治理的水平、架构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都已成型,未来可期。

      “数字浙江”建设的新阶段:从问题导向到构建统一平台、流程提升从2016年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到如今的数字化改革,罗卫东认为,浙江的治理理念与制度都在不断深化与提升。“早期,浙江的探索主要是从基层的问题出发,推动行政部门做出回应。换句话说,就是上级压任务,要求相关部门把流程和事务办理时间压到最少;而现在,浙江转换了思路,为了让这些目标达成,先构建一个整体性的数据平台。”罗卫东说,实际上,这变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联动的过程。过去,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以行政部门的自我革命为主,通过减少流程、合并功能,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它就是问题导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期必须匹配很多技术手段和行政改革的具体措施。”罗卫东分析说,“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的四年多,成效显著,但同时,也碰到了很大的困难。“困难在于,全省缺乏一个完整又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平台,部门间的数据不能完全共享。”

 

      他举例说,以前一个人要申领政府的专项补贴,必须填写相关表格,提供各种证明材料,而这些证明材料可能分散在各个部门,他必须亲自跑到这些部门一家一家地盖章。后来,“最多跑一次”改革启动后,他或许不必亲自跑到这些部门去办证明文件,在线上可以一家一家地办理,尽管不必亲自多跑路,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在线上办理。如果构建了全省统一数据平台,那么理论上,所有关键数据都能在这个平台一键调用,自动匹配政策,一键完成补贴发放。“杭州城市大脑体系中的‘亲情在线’已经在很多具体政策兑现上成功地实施了这一‘壮举’,成为省内率先走出一条路子的城市。”罗卫东介绍说,目前,全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构建了“1+5+2”的工作体系,其中,“1”就是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涉及到的所有关键、精准的数据,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共享。”在他看来,这个公共数据平台的构建将成为全省数字化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是,这个平台的构建完善还有不少难题。”罗卫东分析说,这不仅涉及到浙江省域内的数据共享,还涉及到更高层面的数据如何有效共享的问题,“我认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在其中都可以尽力发挥一些作用,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一些能够支持、促进、鼓励浙江数字化改革工作的建议,比如,给予一定权能和工作空间,让浙江在这项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改革中取得预期的进展。”来源 / 钱江晚报、浙大城市学院公众号原标题:《【聚焦全国两会】罗卫东:数字化改革的浙江实践,让营商环境更优化,百姓生活更幸福》

© 2017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 杭州求是育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50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