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资讯】海尔学习之旅
2014-02-04
  企业总是跟大量数据联系在一起。有些数据是表象,说明正在发生的情况;有些数据则是道理,就像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试图用"数"来解释一切现象。最近,浙江大学经济学院CCE中心生产制造型企业研修班的30多名学员,考察了青岛海尔集团。许多人都认为海尔的某些经验值得学习,而这些经验,可以用数字表达出来。

10%--获嘉奖和受惩罚

   业绩前10%的员工获嘉奖,后10%的员工受惩罚。如果连续几次得到后10%的标志—一个卡通哭脸,这名员工就有被开掉的可能。得到"笑脸"和"哭脸"的情况,在车间板报上张榜公布。
    当然,"10%"所蕴含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奖惩,而在于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激励每个人努力成为明星员工。在海尔的生产车间,我们注意到许多宣传栏,其中一个写着:2004年以订单经理李少杰为首,组建"效率提升Team",之后钣金线效率提升至17.5秒/台,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一效率被命名为"少杰效率"。
    在海尔集团的"时空飞碟"展厅,有个玻璃柜下的展品,都被冠以发明者的名字,比如"振一手把护板"、"吴华阀主体测试镜"等等。
  从2003年起,海尔市场链流程再造的目标,就是把每一个员工经营成自我创新的主体,激发每个"细胞"的活力,以提升海尔整体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在海尔,每个员工都被灌输'你是企业的主人'这样的观念,企业也给他们许多机会,让他们的努力成果被大家认可、赞赏。这样会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去参观的学员告诉记者:"他们的管理思路我们不能照搬,但可以变化以后用到自己的企业里。"

0--要坚持零库存

    海尔对外交流部主管王峰告诉记者,海尔在走"零库存"的道路,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资金流的运动,加快了与用户零距离、产品零库存和零营运成本"三个零"目标的实现。
    "零库存减少了浪费,海尔的产品将按照订单生产,然后直接从工厂运到客户手中,中间省去库存环节。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省了成本。"
    "目前海尔正在推行'人单合一'的方针。'人'就是每个员工,'单'就是订单,就是市场。员工和市场结合,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无目的生产。"

5/95--要有危机意识

    "在海尔年终的总结会上。老总发言,总是5%的内容是总结今年的成绩,95%的时间是在归纳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海尔对外交流部主管王峰告诉记者。
    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危机感下不断调整自己,革故鼎新,这是海尔集团一直坚持的方向。这一点,在海尔大学也得到充分体现。
    海尔大学是内部员工短期培训的场所,建筑仿明清时苏州园林风格,但是每一处都体现出海尔人的危机意识。
    比如学校里有一个小建筑叫"日新轩",取《大学》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就是说如果每日能创新,每日应当创新,而且应当不断创新。而海尔的"OEC"管理就是全方位地对每个人、每一天、每件事进行控制、清理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办法。当日工作按预算执行,有没有全部执行、采取什么创新办法执行,都可以在"日清"会上跟其他员工分享。
    参观完海尔大学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CCE中心的学员纷纷感叹,不管公司做到多大,都得保持清醒,不断调整自己。

© 2017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 杭州求是育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50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