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9日上午,浙江大学—渤海银行风险管控专题培训班在浙大玉泉校区隆重开班,邀请到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应杭为大家讲授本期培训开学第一课。
张应杭现为浙江大学法学院/MBA&EMBA中心教授。历任哲学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助理、系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等职。教育中心主讲教授企业伦理文化研究所所长。澳门科技大学MBA兼职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家组成员。浙江省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个人专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企业伦理学导论》、《老子的智慧与魅力》等,迄今为止已在海内外公开发表著述200多万字。
西湖边,校园里,阳光灿烂,书香袭袭,大家汇聚一堂,聆听五千年国学精华,感受儒、道、禅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的高深关系。众所周知,儒、道思想能提升企业的内涵。儒、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深刻理解东方哲学精髓,儒学的核心、孔子的思想就是企业文化的源头。
“心和心态”是风险管控的基本。儒道禅与现代管理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了解管理者应具备的正向态度;提高管理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个人素养;弹性运用领导技巧,提升部属执行工作的意愿与能力;运用“哲学思维”,有效调节不良情绪与工作、生活压力;学习正向激励,提升团队思想境界与团队内部的合作气氛。
张应杭教授的《国学智慧》系列之《儒道禅与现代管理》使大家明白了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中的三大德治原则,即德性立身、以和为贵、中庸为美。
道家文化与现代管理中的三大自然法则,即自然为本、阴阳和谐、谨守虚静。做一个悟道者,绝对不会有风险。
佛禅文化与现代管理中的三大觉悟法门,即空观大千世界、敬畏因果、善待众生,从中吸取了丰富的处世之道和管理智慧,体悟了“亦儒亦道亦禅”的圆融境界,以儒养性、以道养身、以禅养心。
张教授以浅显易懂、幽默生动的讲授方式,从国学儒道禅文化的角度引导在场的渤海银行的参训学员了解处事之道和管理智慧,以及从“人心”的角度如何做好的风险管控。大家体悟到“亦儒亦道亦禅”的圆融境界,学会以儒养性、以道养身、以禅养心。
以下是学员的经典课程摘录: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印象最深刻即为“道法自然”,自然为第一要义,自然的对待自然,自然的对待别人,自然的对自己,是小草就不要想变成大树!不要太追求完美,要知道月也有阴睛圆缺,人亦有悲欢离合,没有风雨,又怎能见彩虹,不要太计较得与失!
2、管理学中的“术”与“道”,如果说西方管理学以“术”见长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管理智慧则以“道”为尊:“术”则胡萝卜与大棒,依据的是人性的贪念与冒险精神,“道”则追求“士为知已者死”,企业忠诚度的最有效方法即为“道”,否则以“术”为根基,只要有更好的条件,你的员工自然会跳槽!“道”亦可理想成,攻心为上。
3、何为“道”,“道”则上“首”下“之”,即想好了以后再出发!
4、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为何?儒家强调的“道”是道德,“德为本”,非钱,否则这个世界以金钱利益为第一要义,社会是可悲的!
5、董仲舒:“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春秋繁露仁义法,我想可以这样理解:仅独爱已者亡,仅旁侧爱已者危,封内爱已者安已,诸侯爱者可成霸,四夷爱者可成王。这样很容易理解孟子“仁人无敌于天下”《孟子尽心下》,谁可无敌于天下?得天下者!天下莫非王土,王者爱及四夷,四夷爱者可成王,以此为基础才可能“仁人无敌”!
6、“以人为本”在当今已灰飞烟灭一个全球性的管理理念,这一思想最早源于儒家所主张的“仁道”。
7、人成功的两个规则:显规则、潜规则。
8、上善若水: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9、五大智慧:有佛门光明心、不生比较心、不动心、安心、放下执著心。
10、教养之道:弟子规、三字经
11、德很重要,没有德,人是不靠谱,永远记得德性比才华重要,德能够弥补才的不足,但才无法弥补德的缺失。
12、培养职业以外的兴趣爱好。
来源: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作者:李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