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2012年3月起PPI同比转为负值,至今已连续48个月为负值。至201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已连续11个月累计同比负增长,累计亏损额在2015年的11月和12月同比增幅已经超过了30%的高点。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的去产能、去库存的过程还远没有结束。另一方面,符合中等收入居民需求的优质产品新供给却未能很好提供,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侧结构刚性。供给侧的结构刚性造成了大量僵尸企业和问题企业,占用和浪费了大量的要素资源,如不能盘活和激活这些资源,那么经济的活力和增长力将难于达成,转型再平衡也无从谈起。加大供给侧改革和调整力度,必须上下互动形成合力,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和创新驱动以及政府的供给政策调整同样重要,同时仍然必须坚持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中介作用。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的处置和并购重组中发挥着市场中枢的作用,可以起到类似太极拳智慧中的“腰部”的功能,能为供给侧改革起到上下贯通的作用。如何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腰部”力量,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2012-2015年,中国信达浙江分公司累计收购了2814户近680亿元债务本金,投入收购资金超过224亿元,以连续四年超过45%的市场份额始终占据着浙江地区不良资产市场第一的行业地位,其历年收购的不良资产以及不良资产余额规模在信达集团内也一直处于第一的位置。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就是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作用,不断创新不良资产处置和管理方式。第一,创新不良资产交易的二级市场。信达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启动不良资产O2O交易模式,不仅有利于完善不良资产交易中定价机制,也有利于民间资本的引入,从而激活不良资产的价值。第二,创新不良资产综合经营模式。参与非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和重整,利用综合金融功能和战略投资者的角色,推动企业债务和股权的重整和行业转型升级,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当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处置仍有很大创新余地。比如如何根据国情设计出程序化和标准化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和更加广泛参与性的交易市场;探索整体资产证券化(WBS)的可行路径;探索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合作模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