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资讯】张坚 叶宏伟:拳拳情意报母校 搭建平台铸人才
2016-06-12

2009年10月13日,张坚校友与叶宏伟老师向浙江大学分别捐赠人民币500万和100万,作为“浙江大学不动产研究基金”的起始资金。捐赠仪式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倪明江常务副校长代表浙大教育基金会接受捐赠,杨卫校长向张坚校友、叶宏伟老师颁发了捐赠证书和纪念牌。

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张坚校友和叶宏伟老师,记录下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慷慨捐资的真实心声。



人物名片:张坚

多元集团(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拥有上海铂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世模投资有限公司、宁波多元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多元德泰投资集团等多个产业,同时,他还身兼成都宁波商会会长、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宁波经济促进会会长等职。“多元和卓越”,既是他的经营理念,也是他的人生追求。

对于这次教育基金的设立,张坚的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感动:“学科发展需要人才,需要资源,而校友就恰恰结合了人才和资源这两个要素,浙大有50万校友,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中都有我们的校友,在不动产行业更是。我们这次设立这个基金希望能够吸引广大校友回报母校,最终能够达到5000万资金的规模,同时实现健康持续地运作。这样我们每年都能有500万的资金用于浙江大学的不动产研究,建设为一个可持续的教育基金。”

在张坚“抛玉引玉”的背后,是他对母校的无私回报和对浙江大学不动产的研究的深切期望,“我们要把浙江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国际一流的研究中心,不论是在业界还是学术界,浙大都将发出越来越响的声音。”“浙江大学不动产研究基金”是一个开放式基金,只要和不动产研究相关,不论学院,不论专业,任何老师和学生都可以申请,旨在为不动产研究提供一个开放的、资源丰富的平台。除了设立奖学金,筹建研究中心,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和研究论坛,还会邀请国内外顶级的学术专家来浙大讲学。说到这些,张坚的眼神闪烁着兴奋而坚定的光芒,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随着他的描述渐渐在眼前展开,这样高远的设想,这样美好的未来,不禁也让我们深深期待起来。

张坚十分看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以爱心回馈社会已经是他的习惯,从各项教育基金到汶川地震的出资出力,他实践着一位企业家对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完善社会事业的责任和承诺。

张坚先生在上虞已捐资百万元,用于资助100位高中生完成大学学业,在2006年被授予绍兴市帮困助学楷模。每年5万,连续6年在余姚五中设立张云生助学金,用于帮助五中的困难学生。每年出资10多万用于帮助革命老区燕窝村的建设,已连续多年。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张坚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不仅迅速带领员工向灾区捐款,并且在物资不断集结、无存放点的紧急情况下,腾置出1000多平方米的现房作为浙江等地捐赠物资存放及中转地。为了救助地震孤儿顺利完成学业,由四川多元德泰投资集团公司拿出总额为500万元人民币,设立“多元德泰地震关爱基金”,第一批50万元关爱基金已全部用于5个学校、300多位学生的关爱。

“我就是一个普通教师人家的普通学生。”张坚怎样从一个普通人家的普通大学生一路走到现在的成功,总是大多数人想要知道的回答。“这是一个尊重人才、崇尚实力的时代,只要有真本事,有自信,就都能有自己的位置。当然,成功是相对的,只要能踏踏实实做人,有自己的定位,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就一定会得到满足感。不管是什么职业,从商也好,从政也好。”张坚用自己的成功轨迹证明着他的信念。从浙江大学本科毕业后,张坚参加了复旦大学的房地产EMBA课程,北京大学的酒店管理EMBA课程,下一步准备参加清华大学的资本运作EMBA课程。“我的目标是把国内四大名校都上一遍。”张坚笑着说。不断追求,永不止步,这应该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吧。

秉持着“多元、卓越”的创业理念和经营理念,张坚带领他的多元集团不断拓展投资领域,坚持投资多元化、经营专业化,围绕着不动产行业,争取在2015年发展成为一家国际化企业,达到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五个模具城,三到七家酒店的规模。“我们要把模具城做成中国第一。”卓越的目标,多元的文化,我们感受到了张坚作为一个成功企业家的激情和想象力。



人物名片:叶宏伟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师,21世纪不动产杭州地区执行总裁,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主要从事经济法、合同法的教学研究工作,以及房地产方面的律师服务工作。担任了包括城建集团、万向集团(倾城之恋)、国都集团、大华集团、青鸟房产、证大集团、省工信房产、多元房产集团、都市房网、21世纪不动产等多家知名房产集团公司的法律顾问,同时还担任海南省三亚市房管局的法律顾问,主持过证大集团与全球最大的房地产企业美国21世纪不动产(Century21 real estate)的合作谈判,并于2002年9月2日签署协议,承办了全国最大的房产纠纷集团仲裁案(192户业主仲裁案),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育研究领域和房地产投资领域都颇有建树。

叶宏伟老师是原杭大1989级生物系毕业生,毕业后留校攻读经济学博士并任教至今,是浙江省著名的房产律师和专家。身为浙大青年教师的他,有着对母校的拳拳深情和对不动产科研的热爱,一直希望浙大的不动产研究中心的学术实力可以与北大清华齐名,成为长江以南不动产研究单位中最卓越的一员!叶宏伟老师表示,自己倡议发起建立不动产研究基金,一方面出于对本学科的热爱,另一方面更希望将其打造为成为业界科研、创新、就业的平台,使其成为一个交流中心、科研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创业与就业中心。

“当前的不动产行业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杭州市政府财政收入的60%来自于不动产。但矛盾的是,虽然市场对这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但大多数大学都没有开设关于不动产的专业。因此,这个平台的搭建某种程度上也是作为对该领域教学短板的一种弥补。”据悉,根据该基金的章程与宗旨,它将对有兴趣于不动产研究的所有浙江大学师生开放,凡是涉及不动产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无论学院及学科,只要感兴趣的师生们带着问题来到这个平台,基金会便会予以资金和资源方面的援助。叶宏伟老师携手张坚校友成立此项不动产研究基金,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该基金能让浙江大学在不动产方面的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国内的学术界、国内的业界、国内的政策咨询界、国内的政府部门乃至国际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发出一种越来越响亮的声音!

叶老师的举动,得到了周围人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他的家人。这也是激励他坚持不懈地为这个梦想而努力,执意将其付诸现实的最大动力之一。在捐赠会现场,叶宏伟向同样出席仪式现场的老师、夫人,尤其是养育并一直支持他的母亲,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同时,他的举动还影响着身边一些关注房地产研究的朋友,也纷纷慷慨解囊,为浙江房地产研究事业做出贡献。叶老师说,他希望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让更多的校友参与到这个平台的搭建和完善上来,他们的预期目标是将该基金打造成五千万的规模,并确保它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源源不断地为不动产研究工作提供资金,最终成为一个国际级的不动产交流和研究平台。

介绍完新成立的不动产研究基金之后,叶宏伟老师又回顾了自己在浙大的求学经历,与我们分享了他在教育研究、法律顾问、不动产行业等多个领域工作的心得和体会。此时的他,俨然不再像是商场上的成功企业家,也不像是教坛上的教育研究工作者,而更像是一位亲切的学长,将那些光环和荣耀抛却脑后,将自己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

自1989年与父亲二人挑着两扁担蛇皮袋来到杭州,来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当时的杭州大学),叶宏伟便与浙江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本科阶段的生物学方向到博士阶段的法律经济学方向,叶宏伟在求学的道路上,孜孜不倦而又灵活变通,始终在为实现更新的、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在回顾自己在浙大的求学经历时,叶老师反复强调着“感动”、“感恩”的词眼。他说,在浙大学习和工作的20余年里,自己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年成为骄傲的大学教师,离不开母校老师们的关爱和帮助。当日莅临捐赠会的另外两位嘉宾,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史晋川教授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金祥荣教授,前者是叶宏伟攻读博士时期的导师,后者则曾与叶宏伟深谈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话题。对于这些曾经鼓励过自己、帮助过自己、在成长道路上给予自己启发和指点的老师,叶宏伟都有着很深刻的印象。每每聊及当初求学生活的细节,叶老师的脸上都洋溢出无比怀念的表情。学生时代的天真浪漫、懵懂无知,在眼前这位不动产投资业的“大牛”看来,依然如此美好。当笔者问及对当前大学生的看法问题是,叶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和当年的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人才辈有人才出嘛,时势造英雄。”他说,他也有过迷惘期,最初面对社会的时候也有过不知所措,也走过弯路,这些都是正常的,所有大学生都会经历这些阶段,但重要的是,要将历练得来的经验作为一种资源,学会积累,学会思考。只有认真地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才会有不竭的热情和动力助你持之以恒,也只有脚踏实地地去锻炼、去尝试,才有可能抓住机遇,最后取得成功。

律师、执行总裁、法律顾问……扮演着多重角色的叶宏伟说,在诸多角色中,自己最喜欢的依然是教师角色。虽然现如今已经更多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不动产行业,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教师行业的眷恋。叶宏伟坦言,自己走上不动产投资业的初衷,无非也就是希望得到更高的收入。但渐渐地,他发现教学工作和企业经历原来可以相互促进,工作中接触到的最前沿的资源和素材,很适合运用于课堂教学。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实了教学内容,同时也奠定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基础,打破了课堂教学的“空架子主义”。“我是很崇尚实践的人,做学生时喜欢案例素材丰富的课程,做了老师之后,也就用这个标准来设计教学。”所以,叶老师的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他在课堂上所做的案例分析,总能让学生觉得受益匪浅,拍手称快。

采访最后,叶宏伟老师鼓励我们说,对于大学生而言,成绩固然重要,但与社会的接触同样很关键,在有限的大学时光里,要懂得把握机遇,利用各种平台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同时,他也再次欢迎对不动产研究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到浙江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中来,共同为推动不动产研究和相关学科的建设,为促进不动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2017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 杭州饰全饰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50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