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资讯】【课程回顾】何一兵:互联网要避免“三大坑”:互联网+、APP、O2O
2016-06-27

2016年6月25日,浙大高培中心邀请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垦荒者何一兵,为浙大金融班学员做《互联网+与互联网投资机会分析》主题演讲。


人物名片

何一兵

中国互联网商业化和电子商务应用的开拓者之一,场景APP脸脸创始人,浙江博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垦荒者,1995年与马云联合创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暨电子商务公司——“中国黄页”,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众多第一。并在之后担任浙大网新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在保持原有电子商务业务的基础上,开始进军电子政务业务,并在短时间里使之名列中国电子政务服务商13强。其发明的电子印章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移动互联网的“即”时代

2007年乔布斯发布IPONE1,就标志着互联网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即”时代。“即”字,甲骨文的时代右边看起来是一个人跪在地上,左半边就是装饰器皿的意思,碗或者杯子。大家知道如果说在以前,民以食为天,人最重要的就是吃饭,所以“即”其实代表了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而现在左边的字就有点像手机,这是我们当下的创新。睡觉的时候要看手机,吃饭的时候要看手机。所以手机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即”就是即人,即地,即事。

 


移动互联网需要的是传统思维

如今,人们已经离不开互联网,无数的传统企业,对互联网的态度也从过去的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到如今的来不及。“互联网+”的提出让传统企业更加向往互联网,更加急于融合互联网寻求转型。


原来的互联网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割裂的,只有在办公室、家里亦或是网吧里我们才是Online。大多数的时间是Offline的。当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将被互联网割裂的offline(离线)世界和online(在线)世界再次融为一体,从大时空的异步连接,到小时空的同步连接,生活也就回归现实世界的本质了。


现在都讲,互联网思维,我恰恰认为移动互联网需要的是传统思维。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一定是“+互联网”,因为并不是所有传统企业都具备被互联网颠覆的条件,当前缀名词变成后缀之时,传统企业“入网”化被动为主动,将更便捷地解决自身的诸多痛点,这才是互联网的有效生产力。

 


APP是个坑,O2O概念是陷阱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做APP,第一,有开发的成本。第二,IOS和安卓的运维成本很高,用户下载也是问题。只有少数的高频利用行业才适合做APP。


而绝大多数的O2O基本上都是V2C的,是风险投资商把钱通过O2O的平台补贴到C端。在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本质就是面对面。那么对于场所经营者,本质就是做好线下人群服务。真正的O2O不是online to offline,而是商家怎么样对自己的offline用户从一个粗放的经营变成一个精细化的经营。


在互联网时代的BAT,其实是重构了三个重要的关系,百度重构了人与信息的关系,阿里重构了人与商品的关系,腾讯重构了人与人的关系。在移动互联时代,要做的就是减少中间环节,让客户离我们更近,让资源配置更合理。


对于被叫烂的大数据,对绝大多数的商家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对商家来说有意义的恰恰是小数据。关心每一个用户,每一个用户的习惯爱好,身高尺寸等,这些小数据是用来做生意的。


对于商家来讲非常重要的是运营人流,即O2O2O(线下-线上-线下),要关心线下的那些人,找到精准的用户群体,建立有黏性的通道。


 

 

来源: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作者:蔡冬珍(转载请注明出处)

© 2017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 杭州饰全饰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50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