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资讯】浙江大学•阿拉善SEE公益与企业家精神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2016-07-27

以企业家精神践行公益,以公益凝聚企业家精神

浙江大学•阿拉善SEE公益与企业家精神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持续下行和环境日趋恶化的双重压力下,要求企业家自觉地将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共同纳入视野,积极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近年来,作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企业家,也主动承担起了社会责任,积极践行公益,积极探索如何将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转化到公益事业中?如何以商业力量来运作公益?如何做适合中国国情的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模式的公益事业?

 

    2016年7月23日下午,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主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承办的“浙江大学•阿拉善SEE公益与企业家精神高端论坛”,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邵科馆举行。

 

 

    论坛邀请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四届会长、万通集团董事会主席冯仑,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六届会长、融创(中国)上海董事钱晓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六届副会长、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艾路明,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南非开普敦市副市长加雷斯•布鲁尔等来自政界、商界、学界的重要嘉宾,共同深入探讨公益与企业家精神,将企业运作成功经验运用于公益事业,以公益事业发展凝聚企业家精神,借鉴国际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公益事业发展模式,共建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阿拉善SEE:凝聚企业家精神,留住碧水蓝天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于2004年6月5日,是中国首家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企业家为主体,以保护生态为目标的社会团体 。 阿拉善SEE会员由发起时的80人发展至今已将近600人,现任会长是钱晓华,历任会长则包括首创集团刘晓光、万科王石、万通冯仑、大成韩家寰及华远任志强。

截至2015年12月,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已累计投入环保公益资金2.7亿,支持了400余个环保组织和个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成为中国本土最具影响力的环境保护组织。阿拉善SEE协会使命为:凝聚企业家精神,留住碧水蓝天。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阿拉善SEE成为了企业家学习、交流和深度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首选平台。这里汇集了中国大量最优秀的企业家,也同样凝聚着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和希望的企业家精神。



钱晓华:环保公益需要产品化、科学化、品牌化、大众化、常态化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六届会长、融创(中国)上海董事钱晓华,在论坛上做《环保公益产品的设计、募款与执行》主题演讲,介绍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一亿棵梭梭”、“任鸟飞”、“诺亚方舟”、“卫蓝侠”等涉及延缓沙漠化、保护滨海湿地、保护旗舰物种、资助公益组织个人的四大类环保公益项目,让我们看到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十余年来在环保公益事业上的努力和担当。

    钱晓华同时指出,环保公益需要产品化、品牌化、科学化,需要专业科学团队的加入,在品牌下进行合理设计,在推行环保公益的同时,满足所在地区原住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需要大众化、常态化,通过宣传倡议,唤起大众的环保意识,将企业家的大额捐款和社会大众的定额捐款相结合,探索长期募集捐款的可持续模式。

 

艾路明:参与公益事业让企业家重新找回人对自然的敬畏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六届副会长、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艾路明,在论坛发言中强调了公益对企业家精神的塑造,他指出不仅仅是企业家运用企业运营经验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参与公益事业也是对于企业家精神的一种塑造。对于年轻企业家而言,不仅需要学习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技巧,更需要的是来自内心的坚定力量。

    艾路明表示,人对自然应该怀有敬畏之心,人们总是狂妄傲慢地以为,自己能够看到、感受到的,便是这个世界的全部,但实际上,人类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我们根本无法主宰世界,人并不能胜天。不管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行业,我们都应该与世界、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去战斗,去伤害大自然。参与公益事业能帮助企业家重新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考虑人、自然、环境的因素。

 

罗卫东:构建新型的基于公益事业的企业与大学的战略关系很迫切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企业家公益精神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在论坛上提出,大学是文明社会最大的、存续时间最长的公益组织,而世界上好的大学都是与实业界成功合作的结果。一方面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优秀企业家精神和崇高价值观也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去传递下去,所以,不断创新企业与大学的关系,探索全新沟通机制,构建新型的基于公益事业的企业与大学的战略关系很迫切。

    大学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在于知识的训练,而在于人格的成长,用科学和人文去塑造人,去打开眼界和格局,去提升自我认识和理解对于社会的责任,去思考人生的巨大天地里怎么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传承救世情怀和理想主义,去服务社会、改进社会,引领社会价值,以实现对人生的通透认识和最大满足。

 

加雷斯·布鲁尔:企业应该坚持绿色发展使命,政府鼓励绿色投资

 

 

    南非开普敦市副市长加雷斯·布鲁尔,也远道而来到了论坛现场做《南非的环境治理与企业家责任》主题演讲,介绍了南非作为“最保护投资者的国家”前十名,将企业投资回报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和成功经验。他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提供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创造就业机会,驱动经济的活力发展,同时也包括对环境的保护。

    而被评为“世界地球一小时首都”的开普敦,在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方面有很多有益借鉴,为企业家提供在发展公司的同时实现社会责任的机会。政府通过奖励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生产,鼓励再生能源公司的建立,并允许可再生能源通过市电电网给家庭和私营企业提供电力。同时,市国有土地,将会以非常特殊的价格提供给:绿色环保企业、绿色科技企业、以及服务业的供应商。企业生产必须保护环境已经成为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

 

冯仑:做公益和做企业一样都要用最小的资源做最大的事

 

 

    被称为“企业界的思想家”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四届会长、万通集团董事会主席冯仑,在论坛上分享了自己对于公益与企业家精神的独到见解。他说,企业和公益一样的地方就是两者都需要良好的治理、效率、人才、战略和价值观,要在一定的法律环境下按照合法有序的方式来运作组织。这些事情恰巧都是企业家最擅长的:用有限的资源建立最合理的组织,确定目标、价值方向和激励机制,然后在一定时间内达成目标,取得可考核的业绩。

    做公益和做企业都是用最小的资源做最大的事。不一样的是做企业是挣钱的,做公益是花钱的,方向不同。企业家从事公益事业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公益组织创新、机制创新,通过多数人参与、多数人管理,实现多数人的事业,让公益焕发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提升推动社会进步的效率,成为社会改良的重要力量。

 

公益金融第一班:商业与公益、公益与教育相结合的里程碑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合作举办的公益金融实战高级研修班,也在当天举行了开学典礼。这是公益金融第一班,在商业与公益、公益与教育相结合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依托浙江大学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学院专业学科背景,真正搭建一个优秀企业家相互学习、相互分享企业经营和环境保护经验和成果的平台,传承企业家精神和公益传统。

    公益金融班不仅在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方面,汇集了国内顶尖的名师学者和行业知名的实战专家,更重要的是阿拉善SEE协会中优秀企业家经营企业、经营人生的成功经验的分享,以及公益精神和价值观的传递,给了80、90后新生代企业家学习成长的深厚土壤和为人处事的重要启示。

 

 

我们希望中国经济愈来愈发达,人民愈来愈富裕,我们希望人与人之间更加友好和善,我们希望中华大地山清水秀,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希望世界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地球村上,我们梦想一个人人有机会实现自己心愿的大同世界。

                                     ——摘选自《阿拉善宣言》

 

 

来源: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作者:蔡冬珍 摄影/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 2017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 杭州饰全饰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50927号